惊后世的决定。
他将目光,从脚下的土地,投向了万物的本质。
既然版图无法再从平面上扩张,那就从维度上进行“飞升”!
天幕画面一转。
京师,一座崭新的宏伟建筑拔地而起——大明格物院。
这一年,木正居七十岁。他不再频繁出现在内阁,而是整日泡在这座格物院中。
后世之人,在翻阅这段历史时,往往会被他那一长串亮瞎眼的头衔震得头皮发麻。
随着解说,天幕上开始滚动播放木正居的新头衔。
每一个字,都如同一记重锤,砸在古今观众的心口。
他是“经典力学之父”,并将其命名为“木公引力定律”。
他是“现代化学奠基人”,在他的实验室里,第一次分离出了氧气,被称为“木气”。
他是“微生物学先驱”,用自制的显微镜,让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微观世界,并提出了“细菌致病说”。
他是“大明工业革命的总设计师”,他手绘的蒸汽机草图,虽然在他有生之年未能完美普及,却成为了后世工业文明的圣经。
哲学家、数学家、物理学家、生物学家、天文学家、地理学家
如果说永乐大帝是地上的征服者,那么木正居,就是真理世界的上帝!
朱元璋看得眼花缭乱,完全不懂那些名词是什么意思。
但他看得懂那一项项成果带来的变化。
那种名为“水泥”的灰色粉末,让大明的城墙坚不可摧。
那种名为“化肥”的白色颗粒,让大明的粮食产量翻了一番。
那种能看清月球表面的“望远镜”,让大明钦天监对天象的预测精准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。
“这这还是人吗?”
朱棣喃喃自语。
他知道自己的这位“老伙计”厉害,但没想过他能“神”到这个地步。
这哪里是凡人的智慧,这分明就是窃取了天机!
木正居是一个纯粹的、坚定的唯物主义者。
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:“子不语怪力乱神,因为子知道,一切神迹皆是未被发现的科学。”
他的后半生都在破除迷信,教导世人要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世界。
然而
天幕的画面突然变得有些昏暗。
那是一个清明节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