弱,已经不可能对唐朝产生任何威胁,李纯实现击败、肢解、削弱吐蕃的战略目的。
谢长林发现,吐蕃的形势果如李纯所设计的那样,不觉心中欣喜。在次年春天,谢长林将吐蕃核心区的汉人奴隶全部找到,大概有两千人左右,要求带回陇右。
论恐勒此时哪敢得罪唐军,不愿为了两千汉人奴隶犯险,就同意此事,谢长林顺利带回这些汉人奴隶,让他们回到故土。
在另一边,李愬的平蕃军和张元甫的归义军汇合,组成了五万人的安西讨伐军,由李愬为主将,张元甫为副将,8月份从瓜州出发,向伊州(今新疆哈密)进发,消灭西域一带吐蕃残余势力。
李纯专门下达诏书给李愬,要求其先集中兵力扫平天山以南的吐蕃势力,明年朝廷就会向回鹘用兵,李愬可以在后期对天山以北,属于回鹘势力的车师前部、车师前部,及其以北一带用兵。
沿途各地,如归顺大唐的,可以适当封赏,如遇胆敢反抗者,一律讨平,彻底扫除西域敌对势力。
被吐蕃侵占的安西之地,主要是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一带,此地原是唐朝安西都护府属地,在天宝年间因爆发安史之乱,安西军奉命内调,参与平定叛乱,安西一带只留下很少的驻军,吐蕃人乘虚而入,先后攻占安西四镇。
天山以南气候干旱,都是一些绿洲小国,在语言和文化上与吐蕃完全不同,只是慑于吐蕃人的武力威胁,才不得不屈服,接受吐蕃人的驻军,并向吐蕃称臣纳贡。
吐蕃人被唐军击败的消息,随着商队向安西各国扩散,很多国家都知道了,开始酝酿反叛吐蕃。
伊州又称哈密,是河西走廊进入西域的第一站,从汉朝以来就开始有汉人移居此处,南北朝时期,在军阀混战中失败的西凉、北凉残余势力也先后逃到此地,所以伊州的汉人比例很高。
李愬和张元甫率军到达伊州后,当地汉人和其他民族集体反抗,配合唐军攻打吐蕃人,当地的吐蕃军自知不敌,迅速向西溃逃,当地军民向唐军投诚。
在伊州的汉人中,张氏是大族,张氏首领张文举率领汉人,带着物资前来慰问唐军。李愬看到伊州还有汉人同胞非常高兴,张元甫发现这里有自己的本家,也很兴奋,一起攀谈了起来。
张文举说:“伊州是个小地方,各族混居,也是周边各个势力争夺的对象,以前曾经属于大唐,后面被吐蕃和回鹘反复争夺,汉人饱受压迫,现在终于回到了朝廷的怀抱,伊州的汉人愿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