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

第94章 货币改革(1)

李纯说:“朕想好了,皇家的人也不必都从政,以后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,完全可以干其他行业,实在不行,但凡有点能力,就安置在枢密院吧,这个是皇帝的私人机构,安排一些宗室和外戚的人员,应该没人有意见。如果游手好闲、啥也不会,那就领一点基本的爵禄,不可能像以前那么风光了。”

杜秋妃说:“臣妾觉得学技术就不错,以前皇宫清理宦官时,搞了近千个宦官到火器场干活,刚开始留在宫里的宦官还庆幸,没想到现在那些在火器场的宦官很多成了技师,月薪比宫里的普通宦官高多了,还有那些修铁路、桥梁的技术人员,薪水也比一般的低级官员高。”

李纯道:“以前就业方向比较窄,除了种地就是经商,然后就是当官,种地辛苦,经商没面子,很多人挤在通过科举当官这个独木桥上。全国的官员数量毕竟是有限的,搞得不少人穷经皓首,连个举人秀才都考不上。现在从事工商业很光荣,搞技术的收入也不低,以后教师、医生的收入和地位也会上来,只要肯努力,有很多路可以选。”

杜秋妃说:“陛下的想法很好,华夏千年以来形成的官本位思想,恐怕短期内难以完全改变。”

李纯道:“社会在变革,人的心态也会逐步改变,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有一个合法赚钱谋生的手段,让生活变得更幸福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
朝廷刚处理完普通话和简化字的事情,财税部尚书李巽又跑过来找李纯,反映了一个新情况。

近些年,唐朝的经济发展迅速,居民对钱币的使用和需求增加,目前朝廷对钱币的铸造和管理相对宽松,各个时期的钱币都在市面上流通,有些不法之徒私铸仿制钱币,甚至以假乱真,扰乱了市场秩序,亟需朝廷采取雷霆手段予以解决。

私铸仿制钱币是事关国家经济命脉的大事,李纯非常重视,向李巽问了一些当朝货币铸造和发行的具体情况,又询问了民间私铸仿制钱币的一些细节问题,对整个事件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。

在唐朝,主要流通的货币是开元通宝,原本是用铜来铸造,但是唐朝中期以来经济衰败,朝廷在铸币时,就往里面掺入了铁、铅等较为廉价的金属,导致货币信用下降。

一些民间不法之徒,干脆以铁为主私铸仿制开元通宝,导致市面上劣币、假币泛滥。

前些年,李纯进行朝廷机构改革,铸币权自然就划归了财税部,财税部继承了以前户部的恶习,依然在铜钱中掺入铁、铅

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
  • 今日热门
  • 本周排行
  • 阅排行
  • 年度排行
  • 最新更新
  • 新增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