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尤三姐还好,回程时抱着陈斯远的臂膀嬉闹不已;尤二姐不知陈斯远家底,此番径直被其一掷千金的模样震得身下滑腻一片!
六千二百两啊,远兄弟眼都不眨一下就掏了?不问自知,远兄弟私底下只怕两个六千二百两都有了。她比尤三姐年长一些,知道尤老娘身家最丰厚那几年,各处田产、铺面加上手头的体己,拢起来能有六千两就不错了,真真儿是人比人得死、货比货得扔。
是了,还有那丹丸营生呢,每月少说入账七百五十两。远兄弟寄居荣国府,要养的不过是自个儿与三姐儿,上下加起来不过六七口子人,便是再大手大脚,每月总能攒下五百两银子来。
啧啧,花不完啊,根本就花不完!
尤二姐见钱眼开,心下不禁愈发小意,待陈斯远更是极尽温存。这日回返小花枝巷,尤三姐闹着叫了席面来,姊妹二人尽心服侍,夜里少不得盘肠大战,一径折腾到子时过后方才停歇。
待转过天来,因那新宅院去岁新才修葺过,户主又是徽商,也不用改易门第,是以尤二姐、尤三姐两个便张罗着尽早搬过去。
陈斯远自是无不应允。那新宅距离荣国府比照小花枝巷稍远了,却也不过隔了两条街,快行几步一盏茶光景便能到得荣国府。
得了沉思应允,尤三姐赶忙寻了道士算了黄道吉日。那道士掐算一番,只说明日便是吉日,若错过了只怕就要等到九月初。
尤三姐哪里等得了?
于是转过天来,这边厢小花枝巷里打发了婆子去请马车、力夫,陈斯远施施然回返荣国府,点了红玉、柳五儿过去帮衬,转头又去大格子巷知会了晴雯一声儿,晴雯便欢天喜地催着曲嬷嬷赶忙往新宅搬迁。
亏得尤二姐、尤三姐与晴雯搬来不久,身边儿的物什不多,是以只一日间便搬了过去。这搬家可不是人与物什搬过去就算完了的,徽商腾空了屋舍,少不得还要陈斯远过后采买。
尤三姐四下点算须得预备的物什、器具,便在此时尤二姐忧心忡忡寻了来,悄然扯了尤三姐到一旁道:“妹妹还有心盘算采买物什呢,没看远兄弟身边那几个是什么颜色?”
香菱、晴雯自不用说,颜色那是一等一的。红玉、柳五儿便是稍差一些,也算得上姿容秀丽。
尤二姐自是不在意红玉与柳五儿,可那香菱与晴雯,只瞧上一眼便让其忌惮不已。
尤三姐纳罕道:“姐姐怕什么?再是好姿容,也不过是丫头出身